兰洋五色饭
兰洋五色饭是儋州传统小吃,每到农历三月三、端午节、七月节等民间传统节日都会制作。兰洋五色饭因糯米饭呈黑、红、黄、紫、粉红五种颜色而得名,采用天然枫树叶、红兰草、紫兰草、野生黄姜作为染料,用水煮出液汁浸泡后蒸煮而成,健康养生,原生态无污染。做出来的五色饭颜色清新、晶莹透亮、滋润柔软、味道鲜美,色、香、味俱佳,有滋补、健身、医疗、美容等作用,还有吉祥如意、五谷丰登的美好象征。
东坡香糕
儋州有什么好吃的小吃?东坡香糕闻名遐迩。东坡香糕又叫中和香糕,选料主要有炒米、瓜条、瓜仁、榄仁、肉丁、猪油、芝麻、白糖等,制法简单,先把糯米炒熟后磨成粉,然后加入配料,放在模具中压实即可,无需火烤。做好的香糕质地疏松,咀嚼易碎,口感极好,吃后口齿留香,没有月饼炽热,很适合中老年人食用。Maigoo小编了解到,东坡香糕还与时俱进地添加了保健植物辣木原汁,口味得到提升,第一口就散发出浓浓的果仁儿香,第二口辣木粉的清香涌入味蕾,广受好评。
儋州粽子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
儋州粽子是海南儋州的特产,是儋州十大小吃之一。儋州粽子用新鲜的箬叶包成方锥形,每个粽子重达半公斤,煮熟后剥去粽叶,粽体表面呈粽叶浅绿色光泽,粽体内有馅料,糯而不烂,咸甜适口。儋州粽子取材从叶到馅都极具特色:儋州粽叶、苇叶,有一尺多长,叶色青翠,有清香味;馅料由猪肥肉、瘦肉、五花肉、鸡肉、咸鸭蛋、豆类、干红、鱿鱼丝等构成;在配料时,一般要用酒、蒜茸、五香粉、味精、酱油等混合腌制调料,常见的口味有伏波虾米红鱼粽、香肉粽、鱿鱼粽、干贝粽等。
猪肠头
猪肠头一般指猪肠馍,因其类似猪肠而得名,是儋州特色小吃。猪肠头以米粉磨成浆,后卷成肠形,筒里填入椰子丝、木瓜丝、花生作馅,浇上香油和酸醋,蒸熟后喷香可口。猪肠馍制作工艺复杂,选料非常讲究,最有特色也是最关键的还要算醋的味道,醋酸味不重,略带甜。是用烤地瓜、白酒、红糖等东西酿制成红醋,很开胃、降火。猪肠头最早出现在海头镇,因有诗流传:“形似猪肠白馍条,木瓜椰子馅丝心,又香又嫩粉酸腊,醒胃开心引客人”,而流传全儋州市。
黄姜馍
黄姜馍是儋州南丰一道有名的小吃,据传流传已有上百年历史。黄姜馍原料和做法都很简单,就两种材料,黄姜汁和糯米粉,将洗净的黄姜榨成汁水,适量的面粉一点点加入姜汁揉搓,揉成团后,不需要发面,把它们搓成小块,捏扁成圆形就可以了。黄姜馍吃法多样,可以煎、炸、煮,甜味和咸味看个人爱好,好的食材往往采用最朴素的方法,非常的健康绿色。黄姜馍里有姜黄,黄姜含有天然色素和营养物质,制作而成的姜黄馍颜色金黄,不仅好看而且具有药用的功效。
长坡米烂
长坡米烂是海南儋州的传统小吃,是儋州人早餐最喜爱的食物之一。长坡米烂制作方法是先将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,用漏斗漏进沸腾的开水里,霎时变成一条条柔软雪白的米丝,然后,捞上来放在冷水里,再捞上来,一层一层叠放在竹蓝里,吃时配上牛肉丝、干虾米、猪肉丝、炒花生米、炸蒜头油等。吃米烂也有讲究,米烂中的花生要用石臼椿碎了吃,这样不仅味道更香,花生粉也容易粘在米烂上;一碗米烂吃到一半,可以放入半勺酒糟,味道更香醇悠长;吃完米烂,再喝一小碗热骨汤,真是香上加香,酣畅淋漓。
鸡屎藤面
鸡屎藤面是用鸡屎藤做的面食,是儋州极具地方风味的特色小吃。鸡屎藤面是由鸡屎藤叶子与高筋小麦粉加工制成,吃法有两种,汤面及拌面,面条下入开水中煮软出锅,加入熬制好高汤和肉块,再加入青菜叶、木耳、芹菜、香菜及半颗水煮蛋将碗填满;拌面酱料是肉丝、木耳、香菇加入多种调料熬制而成,香辣脆口。鸡屎藤面口感细腻软糯,又很有嚼劲,入喉后有鸡屎藤的清香余留,可以加一碟子辣笋条,为面的清淡增添口味。